
繼QQ開放外鏈之后,微信也在今天開放外鏈。
來源 | 鵝廠黑板報、深燃
編輯 | 布魯斯
根據工信部對外鏈管理的專項指導意見,9月17日是各即時通訊平臺解除網址屏蔽的期限。繼QQ開放外鏈之后,今天,騰訊方面發布《關于〈微信外部鏈接內容管理規范〉調整的聲明》,對外鏈管理相關措施的實施進行了說明。
聲明對微信的外鏈開放原則、第一階段措施的具體內容進行了解釋。根據聲明內容,微信將從9月17日開始,開放外部鏈接,在相關鏈接遵循不違法、無過度營銷或誘導分享等行為,并且確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,用戶升級最新版本微信后,可以在一對一聊天場景中訪問外部鏈接。
但是,騰訊表示,目前群鏈接尚待繼續開發功能,便于用戶自主個性化選擇。
此外,騰訊稱將設立投訴入口,用戶可以對違法違規外鏈進行舉報,平臺將按照相應規則處理,并對外鏈提供平臺的管理有效性設立信用分級。
騰訊表示,將依據相關法律要求,經監管部門審批,以安全為底線來推進“分階段、分步驟”的互聯互通方案。同時,微信也將積極配合其他互聯網平臺共同落實本次指導意見,探討在其他平臺上順暢使用微信服務的技術可能性,實現進一步的互聯互通。
本月9日下午,工信部有關業務部門組織阿里巴巴、騰訊、字節跳動、百度、華為、小米、陌陌、360、網易等企業召開了“屏蔽網址鏈接問題行政指導會”。會上,工信部提出有關即時通信軟件的合規標準,要求限期內各平臺必須按標準解除屏蔽,否則將依法采取處置措施。
根據媒體報道,上述合規標準涉及三個方面:對于用戶分享的同種類型產品或服務的網址鏈接,展示和訪問形式應保持一致;用戶在即時通信中發送和接收合法網址鏈接,點擊鏈接后,在應用內以頁面的形式直接打開;不能對特定的產品或服務網址鏈接附加額外的操作步驟,不能要求用戶手動復制鏈接后轉至系統瀏覽器打開。
業內人士認為,這有助于讓我國的互聯網環境、平臺經濟生態從“各自封閉”回歸“開放”,對用戶體驗、市場競爭環境有多重利好。

以下是騰訊聲明全文:
近期,工信部對外鏈管理提出了專項指導意見。微信將落實“以安全為底線”的互聯互通,為確保高質量的平臺內容和良好的用戶體驗,整體遵循如下外鏈開放原則:
1、防止出現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行為;
2、防止出現過度獲取用戶隱私、危害網絡信息安全與數據安全的行為;
3、防止出現過度營銷、誘導分享等有損用戶利益的行為;
4、堅持用戶為本,將更多選擇權交給用戶。
基于以上原則,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,外鏈管理措施將分階段分步驟實施,第一階段將于9月17日起開始執行,具體包含:
1、在確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,用戶升級最新版本微信后,可以在一對一聊天場景中訪問外部鏈接。
2、為用戶提供自主選擇權。群鏈接因涉及廣大接收方用戶,我們將繼續開發功能便于用戶自主個性化選擇。
3、設立外鏈投訴入口,用戶可以舉報違法違規外鏈。平臺將按照相應規則處理,并對外鏈提供平臺的管理有效性設立信用分級。
我們將依據相關法律要求,經監管部門審批,以安全為底線來推進“分階段、分步驟”的互聯互通方案。同時,微信也將積極配合其他互聯網平臺共同落實本次指導意見,探討在其他平臺上順暢使用微信服務的技術可能性,實現進一步的互聯互通。
那么,解除對網址鏈接的屏蔽后,平臺的治理將面臨哪些挑戰?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安全風險?
知產力正在圍繞近期工信部有關措施,結合上月最高法、市場監管總局分別發布的兩份有關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征求意見稿,邀請學者、法官、律師及相關機構人士,結合自身研究經驗和最新理論實踐撰文,分享真知灼見,以期幫助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我國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司法。歡迎來稿!詳情點擊:征稿 | 鏈接不再屏蔽,平臺治理將走向何方?